電性能 |
工作頻段(MHZ) |
1880-1920 |
2010-2025 |
2500-2690 |
下傾角(°) |
0/3/6/9(以下指標以6° 下傾為例) |
下傾角精度(°) |
±1 |
同極化輻射端口之間的隔離度(dB) |
≥28 |
異極化輻射端口之間的隔離度(dB) |
≥30 |
校準端口至各單元端口幅度最大偏差(dB) |
≤0.7 |
校準端口至各單元端口幅度最大偏差(°) |
≤5 |
校準端口至各單元端口的耦合度(dB) |
-26±2 |
各單元端口及校準口駐波比 |
≤1.5 |
單元波束 |
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寬度(°) |
100±15 |
90±15 |
65±15 |
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寬度(°) |
/ |
≥5 |
增益(dBi) |
≥14 |
≥15 |
≥16.5 |
波束±60° 邊緣功率下降(dB) |
/ |
12±2 |
交叉極化比(軸向)(dB) |
≥18 |
交叉極化比(±60°) (dB) |
≥10 |
前后比(dB) |
≥23 |
≥25 |
業務波束 |
0°指向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寬度(°) |
≤29 |
≤26 |
≤25 |
0°指向波束水平面副瓣電平(dB) |
≤-12 |
0°指向波束增益(dBi) |
≥20 |
≥21 |
≥22 |
0°指向波束交叉極化比(軸向)(dB) |
≥22 |
0°指向波束前后比(dB) |
≥28 |
±60°指向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寬度(°) |
≤32 |
≤23 |
±60°指向波束水平面副瓣電平(dB) |
≤-5 |
≤-4 |
±60°指向波束增益(dBi) |
≥17.5 |
≥19.5 |
65度廣播波束 |
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寬度(°) |
65±5 |
增益(dBi) |
≥14 |
≥15 |
≥16.5 |
波束±60° 邊緣功率下降(dB) |
12±2 |
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寬度(°) |
≥7 |
≥6.5 |
≥5 |
交叉極化比(軸向)(dB) |
≥22 |
交叉極化比(±60°) (dB) |
≥10 |
前后比(dB) |
≥28 |
上第一副瓣抑制(dB) |
≤-15 |
下第一零點填充(dB) |
≥-18 | |